声明:本文情节存在虚构,如有雷同纯属巧合,请理性阅读,文中人物均为化名,部分图片非事件真实画像,仅用于叙事呈现,请知晓。
"真的要这样做吗?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吗?"李月颤抖着声音问道,怀中的婴儿睡得安详。
男人沉默了很久,之后对着李月缓缓点点头,"我们必须这么做。"
暴雨如注的夜晚,这对神情恍惚的夫妇在古庙留下了他们的幼女和一封信,便匆匆消失在夜色中。
第二天清晨,警方接到报警,在华山发现了四具尸体——一对中年夫妻和两位老人。
没人知道这个看似普通的家庭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,而这场悲剧的转折点,就在于那通改变命运的电话......
天刚亮,古庙的木窗透进晨光。妙善师太习惯早起,准备去叫醒昨晚住下的客人。路过东厢房时,她听到一阵不停的婴儿哭声,却没听到大人哄孩子的声音。
"这孩子哭这么久了,爸妈怎么不管啊?"妙善敲了敲门,只听到婴儿哭声愈发急促。连敲三次,还是没人应答。
心里突然涌起一种不祥的预感,妙善推开半掩着的门。眼前的一幕让她愣住了——床中间只有一个裹着粉色小被子的婴儿孤零零地躺着,昨晚那对匆忙的夫妻和他们家人全都不见了踪影。
妙善小心翼翼地抱起哭闹的婴儿轻轻哄着,环顾四周时发现桌上有个信封。
她腾出一只手小心打开,里面整整齐齐放着五六千块钱和一封字迹颤抖的信。
信里的内容让她一下子透不过气来:
"师太大慈大悲,我们一家决定去华山跳崖。我们将孩子托付给您,求您照顾这个无辜的孩子,麻烦报警。这点钱是我们的一点心意,请收下。"
信上有些墨迹晕开了,肯定是写信人的眼泪滴上去的。妙善手抖得厉害,赶紧拿起电话报了警。
不到一小时,警察就到了寺庙。两个警察留在庙里问情况,另外两个根据遗书里说的地方火速赶往华山。
"师太,能详细说说昨晚的事吗?"一个女警察和气地问,一边轻轻摇晃着怀里的婴儿,试图安抚这个无辜的小生命。
妙善深吸一口气,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:"昨晚天快黑的时候,外面下着大雨,一家人来敲门。
一共四个大人——一个中年男的,三个女的,其中两个年纪大些,还带着个婴儿。他们说赶路太累了,想借宿一晚。
看他们带着孩子,又是暴雨天,我就让他们住下了。谁知道今早..."她说不下去了,目光落在那个无辜的婴儿身上。
"他们有什么反常的地方吗?"警察又问,手指不自觉地在记事本上敲击着。
妙善回忆着昨晚的情景:"那男的看起来很着急,老是看手机;两个老太太一直在抹眼泪。我当时以为是路上太累了,现在想想..."她的声音低了下去,双手合十,为这家人念了一句佛号。
三小时后,警方带来了坏消息:在华山一个偏僻的悬崖下找到了四具尸体,正是那对中年夫妻和两位老人。现场没有挣扎痕迹,初步判断为自愿跳崖。
警方很快查明了死者身份:丈夫邱华,36岁,曾在银行负责信用卡业务;妻子李月,34岁,在西安一家大超市管理公章的员工;两位老人是夫妻俩的母亲,年近六旬。
为了了解这家人的情况,警方走访了他们的邻居和亲戚,希望查到这场悲剧背后的线索。
据邻居回忆,这家人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,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他们的生活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。
邱华的一个远房亲戚告诉警察:"三年前他们家突然就有钱了。新房子、豪车、名牌衣服,还请了专门的司机。我们问他们怎么发财的,他们只说做了些回报高的投资。"
这亲戚还说,当时不少亲戚朋友看他们家突然有钱了,也想跟着一起投资,但都被推掉了。"他总说这行不适合亲戚一起做,太复杂。我们当时还有些不快,现在想想反而是他对我们好。"
在变故发生的前两个月,李月给邱华生了一个女儿——就是被留在寺庙的那个小女婴。那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,这让邱华乐坏了,到处跟人说这是"老天爷给的福气"。
谁能想到变故来得如此之快。
李月生完孩子第二个月的一天下午,她正哄着女儿睡觉,手机突然响了。就是这个电话,成了一家人跳崖的催命符......
原来电话是邱华打来的,他的声音异常紧张,背景音嘈杂,似乎是在某个公共场所:"收拾一下东西,带上孩子,我们今晚就走。"
"怎么了?出什么事了?"李月一边哄着孩子一边不解地问,心里突然涌起一阵不安。
"出事了!那些人已经开始追讨欠款了,我们逃不掉了。"邱华的声音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,充满了恐惧。
当天晚上,邱华匆忙赶回家后,和李月在房间里面低声商量了很久。隔壁房间里,两位老人抱着孙女,脸上满是泪水。没多久就发生了这样惨烈的事情。
案发之后,警方在对邱华的银行账户调查后,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:这个表面上普通的家庭,三年内账户流水竟然高达90亿元!这远远超出了一个前银行职员和超市员工家庭的正常收入范围。
进一步调查显示,邱华和李月涉嫌合同诈骗。他们以投资理财为名,向数百人收取资金,承诺高额回报。然而,早期投资者的"收益"实际上是用后来投资者的钱支付的,形成了典型的"庞氏骗局"。
这种骗局初期顺利运行,他们确实为早期投资者带来了可观的回报,也为自己赚取了巨额财富。
但当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要求兑现收益,而新的投资又跟不上时,骗局逐渐开始难以维系。当合作伙伴"王总"被警方抓获并供出他们时,邱华知道自己再无退路。
警方推测,邱华和李月决定带着两位母亲和才两个月大的孩子一起去华山跳崖,是因为他们认为,与其面对法律的制裁和债主的追讨,不如选择结束生命。在他们的认知中,这或许是唯一能保全"尊严"的方式。
其实他们在到达华山脚下的时候有不少人看到了。有目击者称:"当时他们几人还是很引人注目的,爬那么高的山,还带着老人和小孩。但他们在上山之前好像发生了争吵,那位抱着孩子的年轻女子一直在哭。"
原来,当他们到达华山时,李月对小女儿的不舍让她开始动摇。"这孩子才两个月,什么都不知道,就这样带她走,太残忍了。她是无辜的,不该为我们的错误付出代价。"李月哭着说,紧紧抱着女儿不肯松手。
邱华却认为:"留下她在世上也是受苦,会被人指指点点一辈子,不如跟我们一起走。"两位老人站在一旁,泪流满面,不知该如何选择。
经过激烈争论,他们最终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:将孩子放在华山脚下的寺庙里。
而四个大人则在第二天天还没亮的时候去到华山跳崖自杀。
最终一场由贪婪引发的悲剧就此落幕。